English

梅艷芳 (1963-2003) 生於香港,殿堂級歌影巨星,以前衛的形象、出色的歌藝及大膽的台風風靡亞洲,有「百變梅艷芳」、「舞台女皇」的稱譽。

梅艷芳為家中幼女,父親在她出生前已離世,由母親獨力撫養她和兩兄一姊。為幫補生計,四歲的她便開始在母親創辦的歌舞團登台演出,由於長期兼顧表演工作,梅艷芳於中學時便已輟學,全情投入其演藝事業。

1982年,梅艷芳參加「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憑着低沉磁性的嗓音演繹《風的季節》而一鳴驚人,勇奪冠軍,其後推出首張個人大碟《心債》及在「第12屆東京音樂節」贏得亞洲特別獎及TBS獎。初出道便已取得不俗成績的梅艷芳,於二十一歲之齡,把滿載悲涼悽滄意境的《似水流年》唱成經典,從此梅艷芳的名字無人不知曉。

梅艷芳在1985年推出唱片《壞女孩》,創下當時香港史上最高銷量唱片紀錄 。《壞女孩》前衛反叛的形象令她成為廣大青少年心目中代表獨立和個人化精神的偶像。兩年後,她再創紀錄,成為同年舉辦演唱會場數最多的香港歌手。

梅艷芳每推出新唱片,其形象及曲風都會隨之作出全新的演化,因而被封為「百變梅艷芳」。 其後,梅艷芳的歌唱事業發展如日中天,1994年唱片總銷量已逾1,000萬張,成為中文流行樂壇最成功歌手之一。

在電影方面,梅艷芳同樣取得斐然成續,其銀幕魅力、動人的演技,以及駕馭不同電影類型角色的演繹能力均獲得讚譽。她在八十和九十年代引領了以女性為主導的香港電影潮流,為一眾女演員開啟更多角色和發揮的可能性。1984年梅艷芳憑《緣份》獲頒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 1987年梅艷芳憑《胭脂扣》在香港電影金像奬、台灣金馬奬、台灣金龍奬及亞太區影展等四大頒奬禮贏得最佳女主角榮銜。1997年又憑《半生緣》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和香港電影金紫荊奬頒發最佳女配角獎。千禧年後,她更憑 《鍾無艷》中飾演齊宣王一角,成為當代電影反串男角的典範。2002年她再憑《男人四十》獲頒長春電影節和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奬。

梅艷芳熱心公益,於1993年成立了「梅艷芳四海一心慈善基金」,捐助各地老人院及醫療服務。2001年,她當選為「香港演藝人協會」首位女會長,致力為演藝界謀求福利和權益。2003年香港爆發沙士疫症期間,與癌症搏鬥的她仍發起「茁壯行動」幫助受沙士影響的家庭和孤雛。

2003年11月,身患未期癌症的她在香港舉行了一連8場個人演唱會,在華麗的舞台上向每一位疼愛她的歌迷道別。

魅力四射、多才多藝的梅艷芳為藝術和社會締造了經典 。她奮鬥自強的精神啟發了不少香港人,被稱讚為「香港的女兒」。

梅艷芳像的底座形似流水,是向她的經典名曲《似水流年》致意;底座旁的題字 「香港的女兒」出自其好友劉德華先生手筆。

AR擴增實境技術